首页> 大赛新闻> 正文

评委关注 | 文珍、杨庆祥致青年作家:快时代里慢下来

2020-07-27

2019年11月23日,第三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了获奖者入选名单,“北大培文杯”的老朋友——青年作家文珍和诗人、批评家杨庆祥双双入选。

 

虽然拿的是“新人奖”,但这两位着实已是青年作家中的“老人”,在写作上有自己的坚持、思考和经验,曾以亲身经历与我们共话“文学的青春时代”。

 

【文珍】“青春文学”为什么会这么的普遍?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一直没提,就是网络论坛的兴起。

 

其实你再去看2003、2004年的论坛里,他们讨论的问题其实也蛮严肃的。一方面,他会觉得70后的作家非常的成熟。觉得自己写作资源缺乏,没有人生经验,然后看的书也不够。其实这个是因为写作者,他不知道该写什么。对具体的作者而言,揠苗助长,到这样一个位置,出版变得非常的容易。

 

但是后来仔细想想,对他们来说,这种低门槛的期待和这种准入会造成一点伤害。我记得在我们社也出过很多新概念作文选,销量是一年不如一年,因为他一届一届的人太多了,不足以成为一个成就。就是很多人那个时候不管是80后也好,还是70末的人也好,大家都在试图通过这个方式,就像台湾那么多文学奖一样,变成了一个文学的活动入场券。台湾文学他们也会对文学奖有一个反驳,就像我们大陆现在一样。

 

有一次,我跟一个阿根廷的小哥开玩笑,他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说,你们对青春文学真的没有我们幸福,因为我们有很多国家出钱办的地方刊物和国家刊物,非常多的刊物。然后我也听过一些其他国家来的作家说他们国家作家的情况,基本上也只能通过论坛或媒体来传播。就是这个事情有一个很好玩的后续,就是阿根廷小哥很辛苦地花了自己的钱,反而把他的西班牙小说翻译成中文,然后找我来出版。然后我给了笛安的《文艺风赏》,笛安写了一个卷首语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收到外国友人的投稿,非常开心。然后那小哥也非常激动,说第一次登上中国的刊物。

 

其实这样一个繁荣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很容易让人得到鼓励。另外一方面,也可能对人造成一些损伤,但是什么行业不会造成损伤呢?所以这个都没有关系。就不断写下去,可能也要不断阅读,不断成文,不断去校正、校准自己的方向吧。

 

【杨庆祥】我是不太相信某一个时代或者是某一个时间结点上突然有一大帮人,都成为伟大的作家,或者成为优秀的作家,我觉得不会。人类历史上没有这种情况出现,未来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那种极速式的80后,70后,60后,现在媒体炒得比较热的90后、00后,我觉得这些说得粗俗一点就是“扯淡”。但是他们很多人就把“扯淡”当成一本正经的事情来扯。这是我觉得最糟糕的一件事情。

 

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锤炼,没有长时间的观察,没有漫长对生活的感受和经验,你怎么可能就一下出来一个天才?这个很少。有,但是非常非常少。比如说《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一直是一个公案,到底是不是他写的?因为大家不相信一个当时他20多岁就把这个作品写出来了,然后获得诺奖。所以这个是非常少的特例。在人类史上,当然可能要相信会有这样的天才,但是这种天才一定是非常非常的少见。

 

所以我觉得写作这个东西一定是需要时间。我记得以前看过汪晖写的文章,讲的是达芬奇画《最后的晚餐》。他讲,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上有一个魔影点,就是画的正中有一个魔影点,为了画那个魔影点,达芬奇可能画了上千张手稿,为了找那个魔影点准确的位置。达芬奇我们都知道是文艺复兴的天才,但是后来一系列的考证这个天才是怎么诞生的,是经过无穷无尽的刻苦的练习和反复失败之后水到渠成的。

 

(以上内容整理自2018年1月27日培文三人谈活动“文学的青春时代”现场录音,内容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