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获奖作品> 正文

折柳留青

第四届“北大培文杯”(中文)特等奖 作者:陈隆昌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是哪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伴随着盛夏时节的阵阵热浪,我来到了北京,走进了北大。带着一丝茫然和希冀,度过了三天的培文之旅。

北京城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既洋溢着现代社会的青春与活力,又沉淀着历史的厚重与美感。在一片雅致的灰色调中,步履匆匆的上班族、摇着蒲扇的老人、嬉闹的孩童和走马观花的游客,和着冗长的蝉鸣,构成了我印象中的帝都。站在人群中观察形形色色的路人,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触到了一个巨大的、崭新的、奇异的世界。

带着这种微妙的情感,我写下了决赛作文。

对于比赛,我其实本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当时只是想通过这次活动认识一些朋友,相互交流学习,提高一下写作水平。但这三天时间带给我的收获远不止这些。没有人能想象,数百个丰满、深邃、有趣的灵魂相互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光芒,更何况是在这里—— 北大,这个充满灵性的精神世界。

我结识了很多朋友,陈姿涵、马瑞康、庄舟、周铭昊、尹姝涵、宣昭……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个人,逆着明媚的晨光,在浮动的空气中向我微笑。我们一同走过未名湖、博雅塔,在蒙蒙细雨中看湖山苍翠;我们也走过中关村、五道口,在人潮汹涌的北京城留下一抹青葱的记忆。不过说实话,这座城市最后记住的,可能只是一群穿着饱和度极高的绿色上衣的年轻人在细雨中奔跑,以及,在地铁站口喊一些让路人尴尬到脸酸的口号。谁知道呢。

只要我们记住那时的肆意那时的留恋,就够了。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谢冕、范曾、曹文轩等几位老师的讲话也使我感触很深。我似乎看到了传统和现代、中国和世界、生存和死亡在我面前交织出一幅宏丽的图卷—— 像梵・高的《星空》那样盘旋闪烁,吞吐着古今中外的气度。它的核心是对生命与生活的赞美和热爱: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处江湖之远、居庙堂之高,妍媸颦笑、举动行止,都有一番风韵,一缕品格。文字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从生活中寻找点点滴滴的感动,我们的文字才能拥有令人潸然泪下的魅力。

感谢奇妙的命运,让我遇见了最好的你们。

未知前路或长安,一曲离亭向远山。同是少年折柳处,渡头彼岸总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