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获奖作品> 正文

第四届“北大培文杯”(中文)特等奖 作者:朱玉莹 北京市第五中学

“过犹不及。”度的把握在我们的生活中彰显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所谓尺度与分寸,有时会成为决定事态走向的关键。又有人说:“量变产生质变”,如同固体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才会融化,而在此之前,温度改变所致的影响似乎看不出对其物态转变的作用,下面就请和我一起来分享几个与度相关的小片段吧!

镜头一

“你可不要觉得你可以独自出门了,外面有那么多坏人,万一把你抓走了怎么办?还有红绿灯……”印象里,邻居阿姨在她女儿上初中前,一直反反复复地如是说着,不知道这样的安全教育、事事包办的过度保护是不是这个女孩性情怯懦的主要诱因。只是想到为人父母的关爱与提醒本来是好,如过了度也容易会把焦虑传达给孩子,使其过度畏惧夸大的外界伤害与威胁。

荡开一笔,如果持续在亲密关系中受到过多的、打着良好初衷旗号施加的压力,长此以往,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结与心理问题,势必会增加不得不花费更多精力平息内心冲突的风险。而如何与内部世界和解,在处理内部冲突与应对外界矛盾间找到最佳的平衡呢?因为有些外界的问题也是内部冲突的矛盾投射,比如:对待别人的态度也可能会掺杂对自己的厌恶情绪。在平息外物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平息来自各方面纷争之时,对度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把握好将关注点分配到内部或者外部的度,我们才好应对今后更多的挑战。

镜头二

多少人在亲密关系中把握不好分寸感,从而造成困境与危机。“人我之间跳探戈,进退之间有玄机。”星云大师的这句话提醒我们,在人我之间找好边界感,才不会那么容易陷入人为所制或者受制于人的窘迫局面。

旁白结束,画面转向上个镜头中的小女孩一家——“你真小气,你都已经有那么多娃娃了,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个‘长发公主’送给妹妹?”蜷缩在角落里的她啜泣着,眼睁睁地看着妈妈把自己最心爱的娃娃给了人,不由得义愤填膺:大人心爱的房子、汽车、名表与包包,难道就能予取予求?即便是骨肉至亲,难道就能随意支配旁人的私有物品用来取悦别人吗?保有任何一段内外亲疏关系中的边界感与距离感,都是对对方与自己最基本的尊重,让别人开心也要建立在自己的心愿不致违逆、自恋需求(弗洛伊德语)得以满足的情况下,至少不应超出人己关系中应当注意的限度,不应使别人——哪怕是最亲密的人的情绪体验和实际利益有所损伤。因此,尊重彼此中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时刻留意经营好人际交往的度——距离感与个人支配所有权的边界感,方能使关系经营得长久,不因生活的每一次突然袭击打破平衡,在每次关系面临挑战时溃败下来。

镜头三

上一个镜头中,仍然没有小姑娘父亲的身影——他在中科院分子与生物的课题组里工作研究,每每在做有机实验时,他总能把实验的精度把控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之间。甚至还有一次,由于他观测到了其中几种物质的误差大于此精度范围而及早做了处理,才规避了厂里生命财产的损失。事后,那位叔叔给我们学校做讲演时说,如果在生活中处理重大事件时不能以高度严谨细致的态度,把控好每一个至关重要的精细环节,如同电工在高压线路尚未闭合开关时就进行操作,如同救火队员在扑救化工厂因钠而起火爆炸案时,粗心误用了高压水枪和干冰灭火器等,后果同样会不堪设想。因此,在解决生活中需要严肃应对的事物时,我们的敏锐细致程度要达到很高水平,万不可掉以轻心。

镜头四

尼采曾说:“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说的是才学的积累若不达到一定的程度,就无法厚积薄发,由量变转为质变。可我要说的是,在单一领域研究的深度与知识储备的丰度固然重要,可通识教育所倡导的、对新时代人才在其他领域的涉猎宽广度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单一领域的深度只可决定研究或者学术生涯的起点高度,而只有具备其他领域的素养与视野的人才,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走得更远更平稳。

如今在提倡“共享教育”的大学里,不闻世事、闭塞视听、“躲进小楼成一统”专精单一领域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科之间如隔山般割裂开来的局面不适于今后发展。如学科综合素质教育 STEAM 的理念,就是适应当下对人才视野宽广度要求的产物,它的名字由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的首字母组成,意在建立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为有意发展跨领域工作却没有信息和数学背景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艺术文学设计参与到高精尖技术的更进一步研发中开辟了先河。

由此可见,三百六十行、无数学科与领域间未来共同促进的新局面,势必要建立在新时代人才知识储备广度宽度大大扩展的基础上,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拥抱更多维度的宽广世界。

镜头五

“初九,潜龙勿用。”镜头转向眼前的这句卜辞上。阳明先生叹了一口气,投向奏章上的视线却更加坚定。当你的脑海中显现出这句话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此去可能无法为国匡扶明君,还是为官场斗争中自己可能会受到的名和利的损伤而忧心忡忡呢?我想,真正的贤人在必须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才能“挽大厦之将倾、拯狂澜于既倒”时,是不会犹豫踌躇,也不会虑及现在出仕的顺逆境之分的。

当面临出仕还是归田的抉择,权衡度量无疑是必要的,但要看你依据的标准是保全一己虚名与私利,还是真心在别人需要时,有多少才智和力量就毫无保留地尽出多少。而审时度势,也是要将所知切合当下情境,方能看准时机顺势而动以求更好地实现目的,而不是要你的心在衡量利益的天平旁边摇摆不定,左右你最发自本心的判断。即便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所处境遇又不好,像韩愈、王阳明那样被贬谪到瘴疠之地,他们在当地办学,先做好自己再感染教化一方子民也算是济世。何苦贪求超越自己能力达不到的肃清政风、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呢?“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可菊花的隐逸,相比于在人们真正需要时,当归、白术的舍己为人,有时是不是也显得自私了一点呢?

佛教里讲“度人者自度”。小乘佛教是只注重度己,而不注重度人的,其最高果位由于只修智慧不强调慈悲只能到辟支佛,并不能达到佛的真正圆满的果位,不能使一切梵行得以圆满。

虽说在初始阶段,作为普通人在自己力量所不能及的时候,是要排除外缘尽可能做好自己;或者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牵制,暂且没有能力帮助别人,就像莫大先生那样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但是,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尽一分力,也完善了内心的美好品质,使自己心灵本真的纯善得以保存,度人也是无碍于度己的。

镜头六

镜头缓缓上移投向头顶浩瀚的星空。忘了是谁将心中的道德尺度与伟大辽远的星空并提,只记得当时的自己深深为这句话所触动,阳明先生所说 “致良知”之语言犹在耳。在昔日那个礼崩乐坏、道德圣殿倾圮、义军四起、朱子学说已无法完善到安抚教化人心作用的时代,所谓的良知,即心中的道德尺度岂不就成了由心中生发出的,最坚实稳固、可让人放心依恃的信仰? “圣人处此,当有何道?”所谓圣人,我想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尺度的一个理想性的化身,是具有完美德行的人的象征,当我们陷入困惑、叆叇的云雾中迷失了方向的时候,无数人就是以心中的道德尺度为罗盘,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也许你会说他们是从书籍和前人的思想中得到的,就像曾国藩、郭沫若和郁达夫等人,是从王阳明的心学中得到了启示,他们只不过是从前人的思维成果总结中,找寻到了与他们自心相应契合的部分,作为一个衡量的尺度,或者一套自己认为正确的自己很认同的理论体系,寄托表达出自己无法理清的内心的思绪和想法,能够概括自我在是非判断面前的感觉与倾向,借以贴一个标签认清自己,以书籍与榜样的力量为一个有力的媒介,推动助产出无法理清的有意识及无意识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直接经验,完善并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也就是自己心中的道德尺度。苏武、于谦、文天祥等仁人志士的义举,难道不是依照他们心中的道德尺度而行?五人墓碑记与戊戌变法地前,人们洒下的热泪难道不是因心底的道德尺度而流?时至今日,亘古未变的星空(至少在人类历史开端以来改变不大),与人们心中的道德尺度一起受我们仰望,而自良知而出的道德尺度,也会在今后继续以其高尚璀璨不下于明澈星空的光芒引领我们前行。

尾 声

平息内外部纷争与调停各方面冲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平衡各事物间秩序时需要度的出色把控;研究不光需要极高的严谨细致程度,也需要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广度。真正有道德的人不光要完成自我实现,还要有远大的社会责任感与胸襟去救度别人,审时度势本身无可厚非且必要的,但要看评判“好时机”时优先考虑的是国家与民众的利益还是一己得失。道德尺度引领我们的为人处事。与度共舞间,我们方能拥有更多维度的精彩。